苏东坡的一生
一蓑烟雨任平生
Menu
  • 首页
  • 生平
  • 诗词文书画
  • 人物评价研究
  • 相关
  • 关于
枯木怪石图

枯木怪石图

7月 20, 2019
撰写: YU
分类: 诗词文书画
标签: 木石图, 画, 米芾, 绘画

枯木怪石图.苏轼.北宋.水墨纸本.私人收藏

《枯木怪石图》又名《木石图》,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,在萧县圣泉寺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。(是否苏轼画作存疑)

目录 隐藏
1 概述
2 题跋,印章
2.1 米芾题跋
3 流传
4 下载

概述

《木石图》 水墨纸本手卷,画长﹕26.3 x 50cm;画连题跋长:26.3 x 185.5cm;全卷连裱共长27.2 x 543cm。其后有刘良佐、米芾、俞希鲁、郭淐等四人题跋,鉴藏印共四十一枚。

画心部分.枯木怪石图.苏轼.北宋.水墨纸本.私人收藏

画作画面笔墨不多,唯枯木一株,干偃枝曲,逆顺有势;周匝缀以坡石,丛竹。石不作皴,暑微着墨,颇具腴润之感;丛竹蔓衍,倚石起伏,野趣横生。此图无款印。

苏轼对枯木怪石情有独钟。在中国传统寓意中,枯木拥有多重意义,其中之一是绝处逢生,就如苏轼身处的境况——虽艰辛而依然茁壮屹立。

题跋,印章

《木石图》上有苏轼好友米芾(1051-1107)的题跋,他与苏轼一样,也是位受人敬仰的诗人、书法家、画家和政治家。苏轼透过送赠和交换画作及书法作品表达情谊,此举亦有助于建立人脉、丰富文化修养及加强影响力。

米芾题跋

米芾题跋.枯木怪石图.苏轼.北宋.水墨纸本.私人收藏

芾次韵四十谁云是,三年不制衣。贫知世路险,老觉道心微。已是致身晚,何妨知我稀。欣逢风雅伴,岁晏未言归。

手卷中的墨痕画迹,也让人得以一窥苏轼和米芾对艺术的观点和理解,同时感受到这对宋代名士好友对彼此的透彻认识。此画以无比具体的手法,表现出这两位活在遥远世代的文化巨擘之间的真挚关系。

米芾的题跋认为画中的枯木表达老年时的心境,当中的愁思显然与苏轼被流放时的经历互相呼应。在米芾的其他文字作品中,他提及苏轼如何将情感融入流丽的笔触、怪石与枯木之中。

米芾《画史》曾说:“子瞻作枯木,枝干虬屈无端,石皴硬,亦怪怪奇奇无端,如其胸中盘郁也。”

米芾《画史》载:「苏轼子瞻作墨竹,从地一直起到顶。余问:『何不逐节分?』曰:『竹生时,何尝逐节生!』运思清拔,出于文同与可。自谓与文拈一瓣香,以墨深为面,淡为背,自与可始也。作成林竹甚精,子瞻作枯木,枝干虬屈无端,石皴硬,亦怪怪竒竒无端,如其胸中盘郁也。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,初见公,酒酣,曰:『君贴此纸壁上。』观音纸也。即起作两枝竹,一枯木,一怪石,见与。后晋卿借去不还。」

苏轼的《木石图》相信创作于1071到1101年间,苏轼本来将手卷赠予润州(即现今镇江)的冯尊师,冯尊师遂邀请刘良佐(十一世纪)和米芾为作品题跋,士大夫俞希鲁(1278-1368)及郭淐(1563-1622)其后再为作品加上两段题跋。

手卷盖有41枚鉴藏印,分别来自南宋(1127-1279)、元朝(1271-1368)至明朝(1368-1644)的收藏家。

鉴藏印分别是一枚刘良佐印,一枚米芾印,11枚南宋藏家、鉴赏家兼金石学家王厚之(1131-1204)印,三枚俞希鲁(1278-1368)印,九枚著名鉴藏印藏家杨遵(1294-1333)印,九枚诗人、艺术家、藏家兼武官沐璘(1429-1458)印,两枚明朝中叶士大夫李廷相(1485-1544)印及两枚郭淐(1563-1622)印。

流传

关于此画,元鲜于枢曾作题记:“右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,世间传本甚多,此卷前有乾卦印,后有绍兴玉印,是曾人绍兴内府者,盖非他本比也。杭州王井西尝收一本,与此略同,不知今归何人。”

鲜于枢(1246年—1302年),字伯机,号困学山民、直寄老人,元代著名书法家。

1937年,作品流传至北京书画商及古董商白坚夫手中,其妻为日本人。作品其后被带到日本,并由藏家珍藏。2018年11月26日,佳士得不凡- 宋代美学一千年 (晚间拍卖)拍卖会上被华人以4.636亿港币拍走。(真假存疑,否则价格可能会更高)


下载

文件:枯木怪石图.北宋.苏轼绘画.纸本.私人收藏.像素
文件格式:jpg
文件大小:7.64MB

直接下载

5 条留言

  1. 匿名
    匿名
    10月 31, 2021 at 12:17 上午 · Reply →

    一看就是仿品!没有灵性。苏轼北宋时期大文豪如果画这样的画。一定会在上面留诗词。发表内心感慨。

    1. YU
      YU
      2月 24, 2022 at 4:08 下午 · Reply →

      的确,仿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
  2. 苏轼潇湘竹石图
    苏轼潇湘竹石图
    3月 5, 2022 at 1:58 下午 ·

    […] 《潇湘竹石图》的蛤蟆石以清淡、空灵、松散之笔草草而成,石似卷云皴,实则是无皴法,信手写出而不求形似,与苏轼的另一幅存世画作《枯木怪石图》中的蛤蟆石如出一辙。从技法来看,其采用飞白法写石,颇具书意。由于是草创,难以同元代以后成熟的石画相提并论,但由于是首创,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就难以估量了。 […]

  3. 古木怪石图
    古木怪石图
    3月 6, 2022 at 2:11 下午 ·

    […] 这是上海博物馆藏苏轼的《古木怪石图》,区别于2018年4.6亿被拍卖的《枯木怪石图》。苏轼的画作因为缺少参照作品,真实性自然存疑。米芾在《画史》曾说:“子瞻作枯木,枝干虬屈无端,石皴硬,亦怪怪奇奇无端,如其胸中盘郁也。”现存疑似苏轼画作的所有枯木怪石作品均有这个特点。而这些作品的名字,怪木竹石图,古木怪石图,木石图,枯木怪石图等,叫法称呼很多,但大都指以上提到的这两幅作品。 […]

  4. 古书画过眼要录
    古书画过眼要录
    4月 17, 2022 at 8:29 下午 ·

    […] 书中提及多幅苏轼的法书,绘画作品。其中法书有杜甫桤木诗,黄州寒食诗,前赤壁赋,祭黄几道文,颍州祷雨纪事,太白仙诗,致杜氏五札,治平帖,功甫帖,获见帖,东武帖,廷平郭君帖,北游帖,新岁展庆、人来得书帖二帖,一夜帖,吏部陈公诗跋,满庭芳词,覆盆子帖,春中帖,屏事帖,归安丘园帖,久留帖,题王晋卿画后,岂弟帖,归院帖,次辩才韵诗,渡海帖,民师帖,江上帖等。绘画作品只有一件,怪木竹石图。 […]

留 言 取消回复。

« Previous Next »

Search

近期文章

  •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章作品
  • 苏长公密语
  • 苏长公外纪
  • 东坡笠屐图
  • 赤壁苏公像

近期评论

  • 黄州五年发表在《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章作品》
  • 胡发表在《苏轼潇湘竹石图》
  • 仇池笔记,东坡志林,渔樵闲话录(全宋笔记)发表在《东坡先生志林》
  • 匿名发表在《《苏轼年谱》(上中下)孔凡礼著》
  • 宋人所撰苏轼年谱研究发表在《苏东坡诗集注》

其他操作

  • 注册
  • 登录
  • 条目feed
  • 评论feed
  • WordPress.org

近期文章

  •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章作品
  • 苏长公密语
  • 苏长公外纪
  • 东坡笠屐图
  • 赤壁苏公像
  • 苏诗补注.查慎行
  • 苏轼研究相关资料书籍整理
  • 仇池笔记,东坡志林,渔樵闲话录(全宋笔记)

分类

  • 人物评价研究
  • 生平
  • 相关
  • 诗词文书画

关于

  • 关于
  • 专题
  • 乌台诗案
    西园雅集
    黄州五年
    赤壁怀古
    黄州惠州儋州
    儒释道
    新旧党争
  • 相关资源网站

苏东坡的一生 @sudongpo.cc


Copyright © 2023 苏东坡的一生

a onewater.run website.